2024年,市教育局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不断增强依法行政、依法治教、依法办学能力,对照《南通市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计划》,把法治政府建设的各项要求落实到工作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现将我局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报告如下。
一、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强化理论武装,法治思维意识不断提升
1.加强组织领导。认真贯彻落实《南通市教育局全面推进依法治教工作领导责任制实施办法(试行)》,建立了以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相关处室负责人为成员的依法治教(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指导,相关处室全面实施的工作机制。定期召开会议,研究部署法治政府建设、依法行政、青少年法治教育等工作,推动教育领域法治建设有序开展。
2.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将习近平法治思想纳入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重点学习内容,充分发挥领导班子模范带头学法作用,积极开展专题培训、交流研讨、法治讲座、警示教育等活动,注重系统学、跟进学、联系实际学,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入脑入心、走深走实、见行见效。2024年10月16日,邀请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睢鸿鸣同志作习近平法治思想专题辅导。
3.加强法治学习。推进领导班子集体学法,坚持领导干部带头学法用法,广泛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法规学习,健全落实机关领导干部、公务员法律知识学习培训制度,全员参加公务员学法竞赛,党组中心组年度学法超过2次,公务员法律知识学习每年超过60学时,单位人员年度学法考试参与率和合格率均达100%。
(二)强化履职尽责,依法行政能力显著增强
1.厘清职权,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根据市委编办的统一部署,多次梳理、调整、简化市教育局行政权力清单,2024年新增11个行政处罚事项,调整3个权力事项法律依据。按照“三集中、三到位”的要求,由行政服务处统一行使行政审批职能。依法受理了南通毅进卡迪夫高级中学有限公司设立审批,组织专家组进行材料审核与现场考察,并根据专家意见作出了同意设立的批复。
2.更新平台,推进行政审批规范化。梳理现有行政权力服务流程,优化审批流程,完善民办学校设立、教师资格认定等权力事项信息,及时更新完善“南通市政务服务事项管理平台”,完成所有流程的再造,做到“内容、承办处室、依据、条件、程序、时限”六公开,为实现政务服务网上申报、网上受理、网上审批等功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根据《南通政务服务综合标准化体系(5.0版)服务标准目录》,积极推进行政审批服务标准化建设,全面提升行政效能。
3.优化流程,提升行政服务效能。围绕“规范、创新、高效、廉洁”的机关效能建设目标,在办事提速、服务提质、工作提效、能力提升上狠下功夫。常态化办理教师资格证书信息更正、补发换发。增强服务意识,优化教师资格证申领流程,将网上报名、现场确认、体检、结果认定、证书领取等事项一次性公告,实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现场确认或体检环节采用网络和电话预约方式,证书领取采用邮寄送达方式,2024年共认定高级中学教师、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含实习指导教师)教师资格2012件。
(三)强化法治建设,科学决策机制更加完善
1.科学民主决策。坚持局长办公会议制度,有关全局性的重大事项都经过局办公会进行审议,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依法作出决策。严格执行《南通市教育局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落实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和集体讨论决定等重要制度要求,凡涉及教育发展全局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决策事项均提交党组会议研究讨论决定,均主动填报《南通市教育局机关及直属学校(单位)重大事项监督检查核准申请表》,接受市纪委派驻纪检组的全程监督。
2.规范文件管理。制定实施《南通市教育局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办法》要求,对规范性文件及时备案、公示。制发规范性文件前按要求报送至政策法规处进行合法性审查,并统一登记、统一编号。规范性文件制发后按规定及时公开,同步做好收发管理、档案归集等工作,认真开展两年一次的市政府和市教育局规范性文件清理,扎实开展各类专项清理活动。
3.严格公正执法。严格执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全面落实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加强执法队伍建设,组织执法人员专题培训,提升执法能力,执法人员2024年执法证考试通过率100%。利用“双随机一公开”检查和中小学教材、教辅材料排查等时机,在全市中小学范围内开展教学用书专项清理整治行动,进一步规范教学用书的发行、监督和选用管理工作。强化校外培训机构治理,严查隐形变异违规培训,市本级全年开展联合执法、明察暗访24次,完善监管机制,省内第一家出台星级评定文件,开展“先学后付”收费模式试点,完善“黑白名单”制度,公布的“白名单”和“黑名单”数均居全省第一,全市审批的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纳入校外培训全国平台1022家,全省第一。
(四)强化法治宣传教育,依法治理能力显著提升
1.扎实开展普法宣传。强化落实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印发2024年普法责任清单,推动形成分工负责、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的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格局。组织2024年南通市教育系统“法治宣传教育周”、全市“邻里法治文化节”暨第四个“民法典宣传月”活动、国家安全法律知识考试和竞答活动。加强干部任用前法治考核工作,将法治素养和依法治校能力作为学校主要负责同志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市教育局被司法部、全国普法办认定为全国“八五”普法中期表现突出单位。
2.推动法治副校长工作迈上新台阶。落实全市法治副校长的聘用管理制度,优化法治副校长的结构,启动2024—2027年度市直学校法治副校长的选聘、续聘工作,并指导各县市区完成到期法治副校长的改聘工作;组织2024年度全市中小学法治副校长专题培训。落实法治副校长“每月一课”,联合司法局组织开展法治副校长“法治公开课”精品微课征集评选;加强优秀法治副校长的示范效应,在“南通教育”微信公众号上发布 “法治副校长在行动”系列微推4期;组织开展全市中小学法治副校长专题调研,并召集公检法司多部门及法治副校长、学校代表召开法治副校长工作座谈会,正视法治副校长工作中的难点、堵点,并对进一步优化法治副校长工作提出对策建议。
3.增强青少年法治教育实效。组织开展南通市第九届中小学生“学宪法讲宪法”演讲比赛和知识竞赛活动;组织参加全省第九届中小学生“学宪法讲宪法”竞赛,其中,演讲比赛获得一等奖3个、二等奖3个;法治素养竞赛获得特等奖1个,一等奖4个,二等奖5个,1名选手代表江苏参加国赛。联合市司法局开展“童声里的法治”歌曲传唱展评活动。评选公布“明礼学法小童星”和“崇德尚法好少年”名单。做好职业类学校法治教育工作情况调研分析,组织开展全市学生欺凌防止和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参加全市“检察开放日”活动,代表市教育局做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经验介绍获得好评。10所学校被认定为首批江苏省依法治校示范校,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阵地建设,具有示范引领性。
二、主要负责人履行法治政府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
2024年市教育局主要负责人切实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认真组织实施本单位普法规划,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协调、重要任务亲自督办。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在年终述职报告中将法治学习情况、依法履职情况等纳入报告。全市教育系统法治教育工作有效开展:一是自觉运用习近平法治思想谋划教育工作,及时组织学习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精神,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与重要法律结合起来,通过局党组会等渠道,切实做好学习贯彻的带头者、推动者。二是加强对教育局法治建设工作的统筹,坚持定期主持召开局党组会,听取法治建设相关工作汇报,并将学法守法用法情况列入个人年终述职内容。三是进一步推进依法行政、依法治教,强化规范性文件制定和备案监督,推动“三重一大”民主决策和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制度落实。加强法治队伍建设,健全法律顾问队伍,严格落实合法性审查制度,全面规范行政执法。四是坚持推行信息公开,以方便群众知情、办事、监督为服务核心,积极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及时发布教育要闻、教育法规政策和涉及广大师生和群众利益、社会普遍关注的信息,畅通举报监督渠道,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五是规范办学行为。巩固深化“双减”政策落实,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教育服务社会的能力和水平。
三、存在不足和原因
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的全面推进为南通教育的改革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有力地促进了各项教育事业的发展。但与人民群众新要求新期盼相比,市教育局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还有一定的差距,主要体现在:
(一)法治队伍建设不强。教育行政部门没有专门的行政执法队伍,执法人员分散在各业务处室,执法经验不足、专业化程度不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依法行政合力不足。在新形势、新要求、新任务下,面对校外违法违规隐形变异的学科类培训行为、民办幼儿园办园不规范、教师违反师德师风等方面问题有待进一步加强与公安、市场监管、消防等部门的联合执法力度,进一步提升执法水平。
(三)法治建设不平衡。县(市、区)之间、学校之间对普法工作在推进依法治校上的重要性认识不平衡,对普法工作的长期性、基础性认识还不够,对开展普法工作积极性、主动性不够,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提升治理能力的水平有待加强。
四、下一年度计划安排
今后,我们将结合教育工作实际,着眼于人民群众对优质而公平教育的期盼,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着眼于孩子的终身发展、终身成长,培养更多拥有“四个自信”的孩子,着眼于国家和民族全局发展的需要,真正做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扎实推进依法行政、依法治教、依法办学,促进法治建设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深化法治学习,强化法治思维。持续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纳入教育工作要点重点推进,作为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干部职工集中学习、基层党支部“三会一课”等的重要学习内容常态化开展学习,把宪法列入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计划,纳入干部培训教育体系等工作,推动领导干部带头学习、模范践行。把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二)强化依法行政,规范执法行为。强化领导干部法治思维,完善法律顾问服务机制,进一步加强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规范重大行政决策流程,推进依法科学民主决策。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增强行政执法、政务信息的透明度,推进教育系统的廉洁廉政建设。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加强行政执法监督检查,分层分类强化依法行政专题培训,增强教育部门依法行政的意识与能力。
(三)严格依法治教,巩固制度成果。根据青少年学生的身心特点和接受能力,提升法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引导青少年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和法治意识。巩固现代学校制度建设成果,大力宣传先进典型和成功经验,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推进工作落实。完善法治副校长工作制度,充分利用资源,联合开展法治副校长的培训工作,进一步充实法治副校长队伍。
(四)持续法治宣传,创新普法形式。深入开展普法宣传,利用法治宣传周、民法典宣传月、宪法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好《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宣传教育工作。利用校园文化建设、电子屏、微信公众号等宣传载体加强法治宣传教育,营造良好的法治宣传舆论氛围。鼓励有条件的学校开展普法实践活动,让师生走出课堂,通过体验式、互动式、案例式教学激发学生学法兴趣,提高用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