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全市教育工作回顾
来源: 发布时间:2013-02-01 09:12 累计次数: 字体:[ ]

    2012年,我市教育改革发展继续保持良好势头,各项重点工作任务和为民办实事项目全面完成。
  (一)各项教育事业实现协调发展。乡镇公办中心幼儿园建设全面落实,全市115个乡镇(街道)实现公办中心幼儿园全覆盖,如皋市、崇川区接受了省级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区创建工作评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工作扎实推进,9个县(市、区)全部申报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并通过省级评估,崇川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经验在全省交流,市教育局被国务院表彰为全国“两基”工作先进单位。普通高中优质特色发展取得新成果,新增5所省级普通高中课程基地学校,海安县曲塘中学通过省四星级高中评估。职业教育创新发展深入推进,海门市成为我市第二个省级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实验区,新创建国家中职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省高水平示范性职业学校各1所,新增省级品牌和特色专业12个。职业院校办学层次加快提升,南通商贸高职升格为江苏商贸职业学院,紫琅学院升本、南通高师升专顺利列入江苏省高校设置“十二五”规划。举行了南通师范教育发展110周年暨教师教育创新座谈会。终身教育体系加快完善,新创建全国社区教育示范乡镇(街道)4个、省级标准化社区教育中心5个,新增成人教育校外教学点13个。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扎实推进,2所学校成为国家级规范汉字书写教育特色学校。
  (二)城乡学校办学条件显著改善。学前教育优质资源覆盖范围不断扩大,全市新增省优质幼儿园19所,省优质园总数达到267所。如东、启东、通州等地把公办园建设列入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提高了乡镇公办中心园建设水平。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高中教育布局调整加快实施,市区通大附中、市二中新校区建设工程全面推进。全市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新增开工重建、加固校舍面积160.36万平方米,竣工160.11万平方米,累计开工、竣工面积总量均列全省第一,在全省率先完成三年规划改造任务。南通市基础教育专网基本建成,并与大部分县(市、区)教育城域网成功对接。全市国家教育考试8个监控管理中心、38个考点、2687个考场标准化建设如期完成。
  (三)师资队伍整体素质不断优化。名师培养工程全面实施,新增省特级教师31人、市“226高层次人才”培养对象149人,评选南通市首届高校教学名师10人和中小学学科带头人239人、骨干教师422人、教坛新秀244人,教育人才工作获省教育厅表彰。举办市级以上教师培训项目77个,参加培训人数达15368人。建立了暑期校本研修学习平台,42853名中小学在职教师100%参训。海门市扎实推进“三名工程”,创建10个名师工作室,积极发挥高水平教师专业引领作用。在2012年江苏省基础教育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中,我市11名教师获一等奖。举行了学习宣传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李吉林老师先进事迹系列活动和庆祝第28个教师节大会,李吉林、李庾南老师荣获“南通市基础教育杰出贡献奖”,10人荣获南通市第九届“园丁奖”。开展了城乡教师“168”手牵手、“名师助教”等活动,评选产生了2012年度“感动南通·教育人物(群体)”10个,周福如老师先进事迹在全市教育系统产生强烈反响。
  (四)教育改革试点工作稳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一步深化,中小学德育活动课程全面实施,科学活动课程和体育、艺术“2+1”活动课程开发完成。中考改革积极稳妥推进,64所学校启动“中考改革背景下学校办学实践项目”建设。中考模式和招生制度不断完善,热点高中招生名额分配到各初中的比例提高到60%,高职教育改革取得新的进展,出台了高职教育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经费管理办法,设立了南通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组织开展首届教学成果奖评选。2所高职院与3所中职校开展中高职衔接试点,1所本科高校与 2所高职院开展专本衔接试点。产教结合、校企合作机制逐步完善,建立并运行南通市高校服务地方联盟暨高校技术成果转移中心,发布成果209项。
  (五)教育教学质量再上新台阶。2012年我市高考主要指标继续保持全省领先,本一、本二录取人数超过2万人,本二以上录取率达到50.9%。职业教育对口单招本科上线人数占全省计划的31.18%。我市学生在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分别获得省赛金牌25块、国赛金牌7块,南通中专、南通纺院成功承办2012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服装设计制作、高职服装设计比赛。师范生综合素质全省领先,在江苏省首届师范生教学基本功大赛中获得一等奖11个。中小学生科技、艺术素养不断提高,我市学生在第23届江苏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共获中学组一等奖8个,在江苏省第四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苏中片比赛中,获得一等奖14个。启东中学李天然同学以中国代表队第一名的优异成绩夺得第44届国际化学奥林匹克竞赛金牌。
  (六)各项教育惠民举措落实到位。市区率先建立学前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从2012年起在财政性学前教育事业经费中安排幼儿园公用经费500元/生·年。我市在全省率先出台相关政策,健全普通高中经费保障机制。各项教育助学政策落实到位,全市共发放助学款1.45亿元,惠及贫困学生12.6万名,助学工作绩效考核名列全省前茅。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共接受外来人员随迁子女57736万人,海安县出台了外县市流动儿童少年、本县进城务工就业人员子女入学办法,港闸区学校吸纳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人数占全区学生总数50.8%,开发区学校设立企业奖学金,逐步形成了“政府助学、企业奖学”的机制。教育系统基层党组织建设扎实推进,创先争优活动深化拓展。党风廉政建设进一步加强,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教育行政决策和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在全省率先成立教育咨询委员会。“走镇村、访教情、促发展”活动深入开展,机关作风建设“一评五制”和“优提促”活动扎实推进,全市教育系统在12个公共服务行业民主评议政风行风中名列第二,“学有优教”入选全市优秀服务品牌。学校安全管理水平稳步提升,一大批学校进入省市平安校园行列。教育系统关工委常态化建设有力推进,工会工作影响力不断扩大,团组织在青年师生成长中发挥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