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聚焦

新华社:“做好人 读好书 踢好球”——江苏海门的足球发展之路

来源: 教育部官网 发布时间:2018-07-04 字体:[ ]

看着眼前一块块球场和场上飞奔的孩子们,中南柯缔缘足球俱乐部创始人兼总经理李太镇的脸上写满了笑容。

“过去的事没必要讲。”当记者说起他起步时的艰难时,这个面庞黝黑的男人摆摆手说,“现在环境和条件这么好,每天干好当下就行了。”

李太镇不讲,记者也记得多年前采访柯缔缘俱乐部——那时候中南控股集团还没有注资——的情景:2011年,李太镇的舒利珀鞋业有限公司和海门市教育局合作共建俱乐部,没有独立的训练场地,孩子们只能利用学校场地空闲的时间训练;资金一直处于紧张状态,最困难的时候李太镇卖掉了个人在上海的四套房产……

但就是这样,这个“做拖鞋的老板”对足球依然义无反顾,他的俱乐部一直对前来踢球的孩子免费,他请来了韩国、巴西外教执教,如今已经有了17个外教。2014年,柯缔缘拿到了全国青少年男子足球锦标赛U12(潍坊)冠军和全国校园足球冠军总决赛(北京)亚军,这是柯缔缘努力的结果,但同时也折射出中国青训根基的整体薄弱。

“我希望每一个具有足球天赋的孩子都能得到成功的机会。”这是李太镇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也是柯缔缘俱乐部的核心理念。但成为职业球员的那种“成功”是一条独木桥,“每个队20多个孩子,能成为职业的估计不会超过5个,剩下的孩子就要通过教育的培养来打通出路。所以,要特别感谢教育局对我们的支持,从一开始我们的孩子就没有离开学校。”

2017年海门市海南中学足球队拿到了江苏省“省长杯”初中男子组冠军,这支队伍就是由柯缔缘小球员组成的,这些孩子每天都要和普通学生一样上学,下午放学后才能开始训练,这也是柯缔缘各级梯队的“日常”。

教育部体卫艺司司长、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王登峰说:“我们更关心每个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在校园足球表现优异的学生,一定不能让他们脱离班级、学校、家庭。”

早从合作之始,在场地、资金等困难尚未完全解决之时,李太镇就和海门市教育局抓住了根本问题,走在了教体融合的探索之路上。

教体融合的探索不仅在于社会力量的青训体系上,更植根于每个校园之中。2011年,海门中小学没有搞足球的,如今,海门已经形成了一个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的层层递进塔状普及体系,构建了“四+N”的校园足球竞赛体系。海门市教育局局长许新海说:“校园足球需要一个完整的体系,我们觉得对足球的热爱一定是从小开始的,首先是培养兴趣,培育一批足球粉丝,这个不仅是足球产业的希望,更是中国足球未来发展的深厚土壤,高水平的运动员和队伍一定是要根植于这样丰富的土壤之中的。”

在海门市海南幼儿园,记者看到,这里的小朋友们在进行足球迷宫、足球穿越等足球游戏,许新海说:“我们的发展模式是幼儿园抓游戏、义务教育抓普及、高中抓选修,同样是一个层层递进的发展模式,而且我们为有足球发展潜力的学生打通了持续发展的成才通道。”

这个通道也是李太镇最看重的,他说:“我们的育人目标是‘做好人、读好书、踢好球’,踢好球是第三位的,在我这里,如果你出纪律问题或者考试不及格,不管你水平多高,一律停训。我们希望孩子不要到最后只会踢球,所以首先要做好人、读好书,我们最近在和师范院校沟通,希望能让无法成为职业球员的孩子们走师范这条路,这样未来足球教练的问题也解决了,这是一个良性的反哺过程。”

显然,在海门的校园足球体系中,企业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一批和李太镇一样的企业家正不断投身其中,除了柯缔缘和中南,南通三建每年投资2600万元,专门聘请了塞尔维亚教练团队执教女足。而在每年校际联赛时,甚至连一些学校球队都有了自己的冠名赞助。

许新海说:“这里的关键是政府、教育、企业各自干什么,这个创新机制首先就突破了教育相对封闭的环境,校园足球是需要普及和提高相结合的,这就需要企业进来参与建设这个平台,包括外教、邀请赛、出国集训比赛,这些资金都是企业在支持。”

多年来的努力,让海门成了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试点县,海门足球小镇还成为江苏省第一批特色小镇中唯一一个体育类特色小镇,如今海门市和李太镇又有了一个新目标:“明年开始打业余联赛,2026年冲超!”(新华社记者 王恒志)

http://www.moe.gov.cn/jyb_xwfb/xw_zt/moe_357/jyzt_2018n/2018_zt11/zt1811_js/zt181106_mtgz/201807/t20180702_3417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