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启东中学:
我室于2008年12月15至17日组织的对你校2003~2007学年度教育工作的综合督导评估结果已形成书面报告,经市政府领导审阅,同意印发。希你校在接到本通知后十日内,向我室提交进一步改进学校工作的书面报告。
附件:江苏省启东中学发展性综合督导评估报告
二○○九年一月八日
附:
江苏省启东中学发展性综合督导评估报告
南通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
江苏省启东中学是一所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学校创建于1928年,1980年被确立为省重点中学,1998年通过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省级验收,2004年转评为省首批四星级普通高中。学校现有60个教学班,在校学生3094名,教职工303名。现任校长王生于1998年12月任职。
依据《南通市普通高级中学发展性综合督导评估方案》及其《工作规程》,我室组织由省市督学、市教育局相关处室及直属单位负责同志、部分县(市)政府教育督导室主任和四星级普通高中校长,共20人参加的启东中学综合督导评估组,于2008年12月15~17日,对学校2003~2007五个学年度的工作,进行了为期三天的综合督导评估。期间,评估组听取了王生校长的工作汇报,察看了校园及周边环境,召开了5个不同类型的座谈会,查阅了有关档案资料,与特邀的10名南通市教育科学研究中心的教研员共同随机听课81节(覆盖率占学校专任教师的33.6%,优课率54.32%,良好率45.68%),观摩了课间体育活动和三个年级的部分班会课,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小组汇总和大组交流。
通过上述活动,评估组基本同意学校自评报告,认为近五年来,启东中学传承优良办学传统,积极推进教育改革与创新,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培养出大批高素质毕业生,赢得了社会普遍赞誉,为启东和南通教育乃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特殊的贡献。2003至2007学年度学校工作综合评估等次定为优秀。
一、主要成绩和经验
(一)以发展为第一校务——更新办学理念,优化学校资源,提高办学水平
办学思想发展。学校在“十五” 规划中提出“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十一五” 规划中发展为“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全面发展,培养个性特长,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学校从“十五”期间关注学生学习,重视学生思想品德与身心健康,发展到“十一五”期间促进学生学习、品德、身心协同发展,学生、教师、学校共同发展,学校、家庭、社会和谐发展等符合教育规律,适应时代要求的办学理念,充分体现了启东中学办学思想与时俱进,教育观念不断更新。在正确的办学思想引领下,学校认真执行教育法规,开齐开足规定课程,积极开展“阳光体育”运动,重视提高学生心理健康素质,全年保证学生午休一小时,晚上睡眠8小时。学校的省级课题“体育与健康课程学校实施方案”被评为省一等奖。学校测定的学生体质健康合格率、发病率、近视眼新发病率均符合国家规定标准。
办学规模发展。学校班级从2003年初的46个发展到现在的60个,在校学生从2664人增至3094人。
办学资源发展。校园占地面积由2003年初的126.62亩增至260.13亩,生均占地面积高达56.05平方米;生均绿化面积为10.75平方米,绿化率达30.9%;固定资产从8315万元增至13556万元;校舍建筑面积由44164平方米增至68517平方米,生均建筑面积22.15平方米;拥有计算机298台,生机比为10.38:1;图书馆藏书192254册,生均占有62册;建立了较为完备的数字化校园网系统与信息化课堂教学系统,安装了多媒体教学系统的教室有70多间;各类专用教室、办公用房配置完好,功能齐全;建有9千多平方米的文艺体育馆、乒乓球馆;运动场地、学生宿舍、食堂等各类建筑标准和设施装备水平,均高于省四星级示范性普通高中(Ⅰ类)建设标准。
办学水平发展。近五年,教育教学业绩显著,高考成绩持续名列全省前茅,共有80名学生被清华、北大录取。学校先后获得“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集体”等19个综合奖项,王生校长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受到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接见。名校效应和影响明显增强。五年来,学校在苏北地区建立了多所分校,并与外省多所中学签有合作办学协议,积极发挥了名校的示范辐射作用。在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上,各级领导高度赞扬了学校所取得的骄人业绩。
(二)以教改为工作中心——明确管理目标,实施有效教学,更新评价方式
学校基本形成了由五年目标、年度目标和具体目标构成的目标管理体系。学校近期编印的《管理指南》,集管理目标、管理制度、管理方略于一体,成为学校管理工作迈向制度化、规范化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形成学校管理文化的良好开端。五年的学校工作计划和工作总结,反映了学校重视过程管理、规范管理的轨迹。学校重视构建立体式德育网络,深化德育课程改革,明确年级德育工作重点,健全学生自主管理机制,加强德育阵地、载体、资源与队伍建设, 增强了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学校将有效教学作为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目标任务,以新课改理念为引领,深化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改革,总结出“宏观调控、需要驱动、立体开放、分类指导、开发智力、互动合作、引导选择、情意体验、激励评价、设疑探究、正确应试”等教学策略和学习策略,同时,开展具有一定规模的有效课堂实验,设定有效课堂评级指标,切实提高了教学效率和效益。学校重视构建监控评价体系,积极更新综合评价方式,坚持单项评价与全面评价相结合,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探索形成了以“品德+知识+能力+个性”为内容,以“笔试+口试+操作”为形式的学生综合评价方式。坚持教学互评,以学评教,初步建立了新课程标准下课堂教学改革评估标准等评价管理制度,开展了教学互动的评价活动,较好地发挥了教育评价的导向作用。
(三)以师资为兴校之本——领导干部追求专业化,师资培训力主校本化,教学科研趋向一体化
专业发展,职业方向。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年龄、学历、专业结构合理,能以各自的专业特长和管理能力形成合力,互补性强。中层干部敬业勤业,各司其职,管理有序,为学校发展任劳任怨,尽心尽责。
立足校本,以师兴校。学校坚持不懈地建设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一是把师德教育贯穿于学校工作的全过程,力求培养境界高远、品德高尚、能力高强、学识高深、言行高雅的“五高型”教师;二是强化教师专业培训,重构教师学科知识体系,拓展教师业务发展平台;三是加强青年教师培养,努力创设以校为本的骨干教师成长机制与模式,教师队伍不断优化。专任教师从2003年初的152人增至241人(其中:中学高级103人,占42.9%;中学一级69人,占28.6%)。特级教师由2人增至5人。研究生学历教师21人,占比8.7%。南通市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40人。有51名教师先后获得出国进修机会。近年来,教师队伍中涌现出金牌教练王建忠,创造了一个班20人录取清华、北大佳绩的全国优秀班主任曹瑞彬,还有爱生如子的师德模范郁红京等优秀教师群体。
科研立校,科研兴师。学校制定了“教学科研一体化”的兴校方略,努力将教学骨干和科研主力,教学问题和科研课题,教学评价和科研考核,校内科研人员和校外科研人员结成科研共同体,生成了一批应用性研究成果。“中学特色学校建设的实验与研究”等三项省级“十五”立项课题圆满结题,“学生科学素养与人文精神的融合提升”等四项研究,分别被中国教育学会、国家教科所和电教馆立为“十一五”规划立项重点课题。期间,还编写、出版、使用了一批校本教材。
(四)以特色为学校品格——发挥竞赛优势,培育“金牌精神”,创建特色学校
学校认为,学科竞赛是较高层次的基础教学、开发智力的素质教育、生动活泼的课外学习和科普活动,并将其作为一项日常工作来抓。实施了早期发现苗子,系统跟踪辅导,夯实基本知识,超前训练能力,精心发展特长等项举措。学校还设置了奥赛中心,负责组织参与学科竞赛。1995年以来,在国际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中获得奖牌13金2银(其中,近五年获得金牌6枚)。今年,又有2名学生进入国家物理集训队,3名学生分别进入数学和化学冬令营。同时,在国内外各级体育、文艺、小发明等多类多项竞赛中,涌现出众多获得佳绩的特长生。学校在长期组织开展学科及各类竞赛活动中,悉心培育出一种“敢为人先,勇夺第一”的“金牌精神”,激励启中学子今天摘取学习和竞赛的金牌,明天夺得事业和人生的金牌。为此,学校努力将“金牌精神”融入思想品德和校园文化建设中,成为“志存高远,追求卓越”的学校精神的重要元素。
近五年来,学校遵循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努力塑造办学思想个性,主动选择特色建设突破口,精心培养发展师生特长,创新适合学校实际的特色教育机制与模式,基本形成了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提携优秀,在合格的基础上鼓励拔尖的办学优势,走出了一条创建特色学校的成功之路,吸引了教育理论界和新闻媒体的关注。上海交大出版社出版了启东中学成功教育三部曲:《金牌妈妈教子录》、《金牌学生成长录》、《金牌教师启示录》。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了《金牌是怎样铸就的》一书,推广了启东中学创办特色学校的经验,发挥了特色学校的示范作用。
二、问题与建议
(一)学校要深入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认真思考和修订下一轮发展规划。启东中学是一所重点、知名高中,又是一所面向农民子女的老县中。因此,既要追求把学校办成奥赛金牌得主的摇篮、清华北大的生源基地,更要追求将学校办成各级各类人才茁壮成长的沃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阵地。这就需要学校不断增强科学规划的意识,抓住新一轮发展机遇,进一步营造和活跃民主办学氛围,紧密依靠地方政府和教育、规划等部门及相关专家,科学论证和确定学校下一轮发展定位,修订完善发展规划。校园建设的三期工程应尽快完善相关法定程序,筹措落实建设资金,确保建设规划平稳、如期达成。
(二)学校要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着力培育学习型、智慧型、专家型的教师群体。与同类学校相比,学校中学高级教师占比偏低,名特教师的培养须进一步加强。要修订完善师资工作规划,进一步加大校本师训力度,增加投入,改进校内分配制度,引入管理岗位竞聘上岗机制,进一步激发广大教师投身教育教学改革的自觉性和创造性,促使教师个体发展目标融入学校整体发展目标之中。要进一步浓厚人文关怀,讲究管理艺术,努力增加教师福利,继续做好稳定人心、温暖人心、凝聚人心的工作,把学校真正建设成为启中人的精神文化家园。要妥善解决教辅人员占比偏高(占20.5%)的问题。
(三)地方政府要进一步加大对学校事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力度,创设更加良好的学校发展生态。近五年,学校经费总收入14791.03万元,其中学费、择校费、借读费、赞助费等学校预算外收入累计12029.87万元,占81.33%;财政性经费拨款累计2761.16万元,仅占18.67%。在地方政府的推动下,校园三期工程建设已列入城市建设规划,但资金落实和工程启动偏慢。建议启东市政府要加大对启东中学的财政性投入力度,尽快将学校公用经费和人员经费全额纳入本级财政预算;进一步指导学校修订完善“十一五”规划,制订切实可行的方案,加快推进学校三期工程建设;帮助指导学校加快构建吸引和留住名师的人才工作机制,保障学校持续、健康发展。